开元(ky)中国官方网站入口网页版

新闻/通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召开教研会议

信息发布者:陈宇昂 摄影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5-10-21 浏览量:

10月16日下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议室召开教研工作会议。会议重点研讨了“如何讲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如何实现实践教学创新、做好阶段工作任务、完成本科合格评估”等四项工作。

01

就如何讲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老师们作了经验分享。董英华老师从课程定位与教学主旨出发,梳理分析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主线,强调课程教学应坚持唯物史观,突出“四个选择”,坚定“四个自信”,围绕“讲好近现代中国故事”,“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秦丹丹老师就青年教师如何准备教学竞赛,从“备课思路、课堂设计、赛中应变与反思”等方面作了经验分享,指出教师参加教学比赛要有“课堂把控力、教学基本功、精妙的教学设计、对教材和课程大纲准确把握”的能力。吴燕红老师就“旧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教学章节,作了“案例教学”法现场展示。她提醒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案例选取与提问设计上要有启发性,紧扣主题主线,注意控制教学节奏和引导学生深度思考。陆升业老师梳理了“纲要”教材各章节的重难点,就“结构化、模块化”教学设计做了重点解读,指出如何把复杂理论“拆解”成学生易理解的知识层次。

对如何上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李焕青教授提出了教学要“严、深、信、细、效”。“严”是“严谨”,要“深入研究教材,还原和尊重基本史实”;“深”是关键问题要“讲得深”,学史要明理;教师要真懂真信,要用理论和史实“信服”学生;课堂教学讲究方法和艺术,联系现实增强感染力,切实提升教学效果。他鼓励教师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结合社会热点,通过历史影视片段、音频材料等多元素材增强课堂张力与思想感染力。

主题研讨结束后,教研室成员就如何实现创新开展实践教学各抒己见,就高质量开展本学期的实践教学明确了时间表和实践目标要求。

最后,曾庆荣主任就如何落实本科合格评估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做到分工合作,责任到人。他要求全体教师规范教学,对标对表检视自身问题和不足,压实日常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业务水平。

文稿:焦枢乾

校对:黄烁凯

初审:陈宇昂

终审:李明

关注微信号

©版权所有:开元(ky)中国官方网站入口网页版

广州校区:广州市广从九路1038号滨海校区:茂名市高地智慧城慧城三街8号

粤ICP备20000181号-1 网站技术支持:品牌运营中心